找到相关内容3761篇,用时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帕奥禅师答:修行必须断哪些烦恼才能证初果?

    问:修行必须断哪些烦恼才能证初果?证入初果时需要老师印证或是能够自知? 帕奥禅师答:根据某些经的说法,修行必须断身见、疑及相信仪式能净化心的戒禁取见。根据另一些经的说法,他必须断五种烦恼,即刚说过的三种及嫉和悭。如果他精通经教,他就可能知道自己是须陀洹。但是如果他并不精通的话,他就未必会知道,例如佛陀的亲戚大名居士就不知道自己断除了些什么烦恼。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----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断哪些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12/10561395989.html
  • 50多名修行在韩国海印寺等地进行“修行体验”

      据韩国佛教报道:来自各国的韩国佛教修行于12月1日~10日来到韩国海印寺、青岩寺等地体验韩国文化。参加者们于12月1日在华溪寺举行入斋式,2日参观龙仁民俗村及天安独立纪念馆,4日则参访如真佛教美术馆。  12月3日,参加者们在海印寺拜见曹溪宗宗正法传大师。法传大师告诉众人:“到海印寺来修行也是很不错的。”当天下午,一行人访问青岩寺僧伽大学,受到住持法师和校长等的款待,并体验了许多修行活动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6/12/083135699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修行饭前为何先供养三宝?

    者均不可少,三宝示现人间,悲愍众生出离生死,亦复如是!饭前行供养三宝之礼节,其意含概有此深义。   出家(梵语pravrajya)修行,于进食之前所应作之五种观法,佛门中称之为食存五观,或沙门受食...成道业,应受此食:谓不食则饥渴病生,难成道业,而多食致患,少食气衰,故必食得适量,以资身修道。   由观想此五事之故,斋堂又称五观堂,修行饭前依此行观,即能正见饭食前后之真谛。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265112609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修行如何面对死亡?

    菩萨圣僧们因断无明烦恼而净化生死,是故无生死无轮回,若来人间只是示现度众生,游戏人间一般而已! 修行面对死亡应有的心态与认识,引用经典大意叙述四点供给同参大德: 一、无修行的凡夫心境:对死亡...现世所作为的善恶业力,即可肯定来世的那一道了。 为善即得三善道,为恶即堕三恶道,这岂不是甚为公平而平等吗?对死亡还有何等恐惧之有呢? 三、现世修行证得果位对死亡的心境:修行证果者,其生死自在,无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6503883246.html
  • 轻松受持八关斋戒——杂谈修行的饮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28983.aspx
  • 问:修行应以怎样的观念认识事物?

    ,从正反两方面和因果中看待才能看清楚,所以我们要常持修者之心、觉者之观、善者之怀、勇者之坚、仁者之行、大之容、隐者之谦、正之视,方是正平之状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1677547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佛教如何才能看出修行有没有“道行”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道行之深浅,有时行于外,有时行于内,有时内外兼行,权实不定,正反不定,要知道修行的道行高低深浅,是不容易的,毕竟,佛去高深莫测,非凡夫俗情所能窥测。   具体而言,依正法而勤修,道行不离戒定慧,戒定慧不离道行,道行之高低与戒定慧成正比,不一不二,若如此正见之,因而圆满戒定慧,必知修行之道行也。由于修行的行法千变万化,内外之行、权实之行、正反之行、隐显不定,高低难以预测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35521229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为什么修行一定要受戒,不受戒而修行不是一样吗?

    犹如迷失的船只,漂泊于茫茫大海中,无方向可循,周旋不出,彷徨恐慌,甚可怜愍!佛弟子欲修行,若无受戒持戒其心地无所依据,亦复如是!   修行不受戒不持戒,始终不得入佛位,欲证成菩提,终无是处。佛法的道理如同双目,受戒持戒如同双腿,两者不可或缺,有腿无目易招受碰壁与不如意之事;有目无腿,不实践理念,如人划饼充饥,说食数宝,终不可得!   修行应禀持著理事不二的正观,方能契入解脱(梵语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480712365.html
  • 即心即佛:心性一如,佛性平等,自信自立,是修行的思想基础

    即心即佛:心性一如,佛性平等,自信自立,是修行的思想基础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马祖道一的禅法具有独特的内涵,其逻辑推演与理论阐释,层层递进。针对修行而言,有三个层面:一、“即心即佛”是思想基础,确立自信自立;二、“非心非佛”是解脱关键,破除妄念偏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5348894.html
  • 雪域圣教的光辉明灯 伟大的菩提道修行—— 兰仁巴大师生平介评

    雪域圣教的光辉明灯 伟大的菩提道修行 —— 兰仁巴大师生平介评 ( 文/多识 )   "兰仁巴"是"菩提道修行"之义。因这位尊者一生学修菩提道,人品行为符合菩提...常诵经文,10岁前能背诵《文殊名经》、格鲁派《颂赞集》、《密集仪轨》、《护法供仪》等经典。他9岁时在松赞林寺前世邦龙活佛坐前受剃度为僧。从十一二岁起就产生了入山修行的强烈愿望,14岁时家父病故,为了...

    多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5659887.html